湖南法治報訊(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伏志勇 通訊員 何藍敏 何愛軍)“現在每接一個訂單,我都會主動上網檢索,涉嫌知識產權侵犯和其他法律風險的一律不做。我們的客戶逐漸回歸,生意也在好轉。”10月16日,企業負責人劉某在一次涉案企業合規回訪座談會上,對株洲市天元區檢察院表示了感謝。
2020年11月,劉某未經商標權利人許可,制作商標標識的電腦刺繡,交其他服飾公司加工對外銷售。2020年11月至案發,劉某安排公司員工生產制作商標標識的電腦刺繡共計3萬余件,非法經營數額15萬余元。
2022年10月,劉某及其公司涉嫌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,被移送天元區檢察院審查起訴。審查起訴期間,劉某自動投案認罪認罰,向檢察機關申請企業合規整改。經查,承辦檢察官認為,劉某及其公司仿制湘繡刺繡產品,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,主要是合規意識不強、審核把關不嚴所致。通過走訪調查,檢察官了解到該公司一直積極傳揚和發展我國非遺傳統刺繡工藝——湘繡,年納稅額約10萬元,解決了40余人的就業問題,具有一定社會貢獻,主觀惡性相對較小,社會危害性及再犯可能性較低。因此,檢察機關決定對該公司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整改工作。
“這是一家創業型小微企業,如何通過合規整改實現企業排毒造血,是重中之重。”檢察官介紹道,因該企業合規風險不嚴重,合規整改難度不高,結合企業特點,創新打造了“范式-簡式”繁簡分流企業合規辦案模式。通過簡化辦案程序、降低合規成本,為該企業量身制定了與大中型企業不同監管標準的簡式合規計劃,縮短近4個月的整改周期,幫助該企業盡快恢復生產經營,減少經濟損失。“多虧了企業合規制度,讓公司重新回到法治經營軌道,沒有因涉案出現破產危機。”劉某感慨道。
“在合規方案的驗收評估上,我們同樣采取精簡化方式。由檢察機關組織公開聽證的方式進行評估驗收,而不是請第三方組織實施。”今年7月28日,天元區檢察院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,受邀參加的知識產權行政監管部門專業人員、知識產權專業律師,在認真聽取涉案企業法定代表人及合規考察監管評估參與單位,介紹企業整改情況及考察評估情況后,一致認為公司整改到位。承辦檢察官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,最終對劉某及其公司作出不起訴決定。
“合規整改不是終點,持續提升企業的造血功能才是我們的目標。”檢察官介紹,下一步,天元區檢察院將持續深化企業合規改革,探索企業合規新路徑,積極助力優化營商環境,保障新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。
責編:劉惠明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